少年往事:惆怅的70年代生人菁华

文章关键词:

澳门太阳集团app下载,若论惆怅事何穷

  • 作者: 澳门太阳集团app下载   来源:http://www.euplus.net    栏目:澳门太阳集团城官网    日期:2022-08-18
  •   东北网电据哈尔滨新闻网讯最近阅读了一本有关上世纪70年代人的书,它有着一个长长的书名———《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———北大虫子们的少年往事》。作者沙蕙,70后,北京姑娘,从小在北大院子里长大,本来以为她的写作视角和叙述语气会和其他70后作家有所区别,但整个阅读过程中,始终还是被淡淡的甜蜜和感伤氛围包围着。

      书的内容是作者用回忆的口吻,讲述了几个北大孩子们的童年和少年往事。除了具备大多数70年代作者所特有的风格外,它还有一些亮点,其中一个是只有北京姑娘才有的幽默和诙谐感。与一些男作家的贫嘴和善侃不同,沙蕙的文字更多了些通透和大气。她的文字总是若有若无地弥漫着清淡的学院气息,这气息也让读者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北大,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殿堂,而是一群孩子肆意奔跑的大花园,是在那里出生并长大的孩子们的精神庇佑所。

      每次读70年代作家的作品,阅读感受总是缺乏不了这两种———欣喜和惆怅。欣喜是因为时不时地从中找到和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,惆怅是因为读毕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:我们的青春就这样过去了吗?沙蕙虽然写的只是她和她少年时几个朋友的往事,但仍然可以从中读到她的惆怅,一种只属于70年代人所独有的触觉。70年代人的成长过程,一方面太简单、单纯和浪漫,另一方面却又承受着时代由封闭到开放转换过程中,所带来的困惑和迷失。属于这一代人的成长空间太狭窄了,关闭在黑屋子里翻着金庸、琼瑶的书,在传统和反叛的双重冲击下做艰难的选择。70年代人现在是构成社会主流的大多数,而他们的声音却被80后、90后们的喧嚣盖住了,也许,怀旧是少数能够让他们找到存在感的一种方式。

      “未老先衰的70后”等激烈的评语并不能激起这个群体的反击,忍受和沉默成为70年代人最常见的两个姿态,可不要忽略了,认真和踏踏实实做事的也正是70年代人。可以说他们缺少激情,但要了解到,这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。读一读他们的故事,也许能够更好地认识他们的内心世界。

  • 文章标签: 澳门太阳集团app下载 ,若论惆怅事何穷
  • 首页
  • 澳门太阳集团app下载
  • 澳门太阳集团登录网址
  • 澳门太阳集团城官网
  • Tags标签